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

[民法] 死亡宣告/監護宣告



§8: 可以聲請死亡宣告的失蹤期間

聲請人: §8、家事事件法§155: 利害關係人、檢察官

檢察官得獨立聲請,不受失蹤人家屬意願之限制: 家事事件法§155立法理由
家事事件法§163I: 死亡宣告撤銷後,善意行為不受影響 
身分行為: §988 (2) 雙方當事人須善意,後婚方得有效換言之,惡意行為得撤銷 

財產行為: 家事事件法§163II:不論善意惡意,僅在現存利益範圍內返還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無行為能力人:
§13 I: 未滿七歲無行為能力
§14 心智缺陷/精神障礙以致不能為或不能受意思表示,或不能辨別其意思表示效果者
§15 受監護宣告者,無行為能力

§75 意思表示無效
§75 應由法定代理人代為代受意思表示
§96 向無行為能力人所做之意思表示,自意思表示到達法定代理人時生效

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

[民訴] 統合複習

1. 名詞定義默寫:
(1)訴訟標的: 
          當事人為確定私權,以訴之方式,請求法院對其主張或否認之法律關係加以審判者
(2)訴之聲明
           當事人訴請法院為如何之審判的聲明
(3)審判權與管轄權
           審判權: 一國的民事法院對於可審判之民事訴訟的範圍,一國的民事法院視為一體
           管轄權: 特定法院依照法令規定,對於特定的民事案件得掌管裁判的權限 
(4)確認利益
          指當事人因為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,
          致使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,
          而該危險得以對於被告的確認判決除去
(5)自由心證(原本定義以及在我國法下的定義)
          證據的能力不是以法律的事前規定來決定
          法官得以用客觀、科學的經驗及論理,結合法官主觀的知識得以心證 
 
2. 不必以言詞辯論而為的裁判有哪些?
(1) 裁定
(2) 顯無理由的起訴
(3) 顯無理由的再審
(4) 小額訴訟的二審,顯無理由/當事人合意
(5) 二審因為違背專屬管轄而廢棄一審判決的管轄錯誤判決
(6) 二審因為重大程序瑕疵而發回原審的判決
(7) 通常上訴三審,法院認為沒有需要,簡易程序準用本條

3. 當事人處分主義之三個層次及緩和
(1) 不告不理
(2) 禁止訴外裁判 <=>訴訟費用的裁判,職權宣告假執行
(3) 捨棄/認諾/撤回起訴/撤回上訴/和解 <=> 離婚、收養案件不見得使用捨棄、認諾

4. 當事人辯論主義之三個命題
(1) 未經當事人主張的事實不能作為裁判的基礎
(2) 受自認的限制並採為裁判的基礎
(3) 法院調查證據限於當事人的聲請範圍
 
5. 針對當事人處分及辯論主義的缺失補救
(1) 加強法官的闡明義務§199
     => 職權調查證據前應當促使當事人調查證據
(2) 為了發現真實可以逕行調查§288 

6. 直接審理之含意及輔助?
為本案判決的法官,必須親自聽取當事人之辯論並直接參與調查證據
輔助: 書面審理、更新辯論

7. 自由心證適用範圍 
事實真偽、賠償數額

8. 現在給付之訴與將來給付之訴的判斷在何時?
言詞辯論終結時
 
9. 形成之訴5個特色?(與一般民事訴訟法原則不同之處)
(1) 不受當事人訴之聲明的限制 (聲明之非拘束性)
(2) 上訴採實質不服說
(3) 非訟事件的訴訟化
(4) 不適用不利益變更原則
(5) 只要起訴合法,不可以原告之訴無理由駁回 

10. 審判權錯誤/衝突以及管轄錯誤/衝突之體系,自己整理之! 
~審判權~
§31-1 I 審判權衡定
§31-1 II 禁止重複起訴 
§32-2 I 優先原則,受理法院認為自己有審判權而審判 => 其他法院受羈束
§32-2 II認為自己沒有審判權=> 裁定移送
§182-1 I 由別的法院移送過來的,裁定停止,聲請大法官解釋

~管轄權~  
民事訴訟: 違反專屬管轄,移送到對的為止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專屬管轄不得合意違背
家事事件: 只能移送一次,就算違反專屬管轄,必須判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專屬管轄亦得合意違背

民事訴訟: 違反任意管轄會被治癒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違反專屬管轄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1) 二審廢棄一審判決,判決移送管轄法院,不經言詞辯論(§452、§453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2) 當然違法,得上訴第三審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3) 通說不為再審理由